破局“吃肉”难题,获投资人中意,他如何走上“非典型”创业之路?|拾分

| 10月 21, 2021

#全球私募股权策略母基金 #澳洲稳健收益基金 #全球独角兽科技基金

#澳洲投资 #澳洲基金 #澳洲信托

文章摘要:植物肉公司v2food的创始人Nick Hazell, 一位五十多岁的“高龄”创业者在短短两年半时间,让公司完成两轮融资,市值达到5亿澳元。作为一位自称非典型的创业者,Nick提供给当代年轻的创业者和青年企业家的创业建议是需要建构出能产生独特竞争力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作为一位五十多岁的“高龄”创业者,尼克·哈泽尔(Nick Hazell)的经历恰如他自己形容的那样——“非典型”。

从剑桥大学工程系毕业,他做过航天工程师,在大学里教过书,也曾在全球食品巨头百事、玛氏集团担任研发总监。

因为多年醉心于食品创新与研发,Nick Hazell被风投和科研机构“要求”,在2019年1月成立了植物肉公司v2food;短短两年半时间,公司完成两轮融资,刚刚进行的B轮融资金额为5700万美元(约合7200万澳元),这让公司市值达到5亿澳元。

v2food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Nick Hazell
v2food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Nick Hazell

Nick Hazell说,在悉尼科技大学担任讲师教授创新课程时,常被学生问到如何规划职业生涯。他坦然表示,自己没有什么规划。

长久以来,他一直关心,到底要怎么样才能既提供人们喜欢吃的食物,又减少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的负荷。现在,他把这个想法变成了真正的产品。

Nick Hazell相信,目前是进军中国市场的“绝佳时机”。作为世界肉类消费最大的国家,中国市场在植物肉的发展上有很大潜力。他希望v2food成为“接地气”的品牌,不仅在中国生产、销售,更要贴近中国的饮食文化,而不是简单地把植物肉汉堡卖给中国人。

Nick Hazell热爱徒步、歌唱,有在悉尼歌剧院演唱7年的经历。创业让Nick Hazell更为忙碌,但他仍在努力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他希望所有人都能意识到,人的“第一要务是照顾好自己”。

v2food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Nick Hazell
2014年4月,布兰之歌(Carmina Burana)的彩排现场,Nick Hazell(最前)与悉尼爱乐合唱团

他并不将创业归结为一个想法的成功,而是建议年轻人多尝试一些可能性,因为只有那样才能“筛选出能够与你其他资源‘共振’的想法”。

以下为《澳财访谈》系列节目【拾分】——v2food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Nick Hazell先生的采访内容整理,视频节目请点击下方观看。

这个世界究竟该吃什么?

问:您的工作经历非常丰富,做过工程师、大学讲师,在百事、玛氏食品工作多年,为何会选择创业,去探索植物肉领域?

Nick Hazell:我差不多三年前创立了v2food。事实上,当时是一些风投公司和CSIRO(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来问我,是否能在植物肉领域做点什么?所以,做植物肉可以说并非我自己的主意,而是借助CSIRO的技术,和他们的科学家并肩开发而成。

2019年1月17日,公司正式成立。我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楚,是因为那天也《EAT-柳叶刀报告》*——全球第一份人类营养全景报告发布的日子。

food planet,v2food
报告封面图

 这个世界究竟该吃什么?我们的星球要如何负荷这些食物的生产?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v2food的创立,正是矢志于向全世界持续供应人们想要的食物。

v2food
2019年,v2food创始团队的第一次集体圣诞晚餐

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人们爱吃肉。我们在基因层面就“被编码”为喜爱肉食,因此,哪怕不断有环境学家和营养学家高声疾呼应该少吃肉食,问题还是无法解决。按他们的要求,每人每天只能吃10克肉,这太少了,没有任何一份菜谱的用料表上会只写10克肉。

但是,满足100亿人每年50到100公斤食用肉的畜牧业是难以为继的,因为这样会把地球的资源耗尽。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既能用植物来替代肉类,又能让人们满足口腹之欲。这就是v2food建立的初衷。

*该报告全名为《人类世(Anthropocene)的食物:EAT-柳叶刀委员会关于可持续食物系统与健康膳食的报告》,由公益组织EAT和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合作发布。

问:v2food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据了解,最新一笔融资将用于中国和欧洲地区的业务拓展。在您看来,当前的海外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植物肉领域发展情况如何?

Nick Hazell:出口目前确实是增长很快的部分。由于澳大利亚只有2500万人口,未来出口额显然会高于本土的销售额。而近在咫尺,在亚太地区我们就拥有差不多30亿的潜在客户群。

在中国市场的进展也很顺利。尽管五个月前我们才建立了中国公司,但已经在诸多展会上向大量重要客户展示了我们的产品。目前,我们正在完善分销渠道。接下来几周,就会“官宣”——发布一些中国地区的产品。

当然,我们现在的一项主业务就是做汉堡肉饼。比如菲律宾、日本、韩国和新西兰的汉堡王都有销售一款名为“Rebel Whopper”的汉堡,它使用就是v2food生产的植物性肉饼。

新西兰汉堡王,植物肉汉堡
新西兰汉堡王的Rebel whopper植物肉汉堡介绍

但在中国,人们汉堡吃的并不多,我们需要主推的是像饺子或包子中的肉馅这样的产品,这些才是当地消费的主流。

我们一直在追求与客户之间的共生关系。产品设计思维中预设的大前提就是大家爱吃肉,可并不想要增加花费。

事实上在世界各地,人们对于肉类不能想吃就吃的原因都是来自于价格。像中国这样经济发展迅猛的地方,肉类消费就从之前的每人每年10公斤增长到60公斤,这个过程大概花了30年。

做中国人爱吃的植物肉

问:中国消费者对于植物肉概念不算完全陌生,因为我们有很多素菜荤做的豆制品食物,如“素烧鹅”和“素鸡”等。而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消费国,当地消费者非常关心实际的口感,那么v2food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是否遇到这方面的挑战?

Nick Hazell:是的,中国有很多美味的传统仿肉食品,但它们往往是由古代传承而来。

我们所做的产品则是利用科技真正地还原实际的肉味。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们有一支强大的科学家组成的队伍,CSIRO已经在肉类领域做了数十年的研究。在澳大利亚生产的高质量植物肉,已经为我们在全世界打响了名声。

我们现在使用的科技,能够确保生产的植物肉吃起来与真肉别无二致。

而且,在中国发布的“猪肉”,是与中国厨师深度合作共同研发的。我们仔细调研了中国消费者喜爱的猪肉类型,往往因地区不同而有细微的差异。有些人可能会说,猪就是猪嘛,哪有那么多不同。但是,由于猪的品种、宰杀过程等细节都存在着微妙的差别,造成了中国消费者的味觉偏好与其他地区略有不同。

植物肉包子,v2food
图:v2food开发的植物肉包子

所以,我们设计的在中国落地的产品,如中式饺子、馒头等,凭借CSIRO的科学技术,会真正提供消费者熟悉的“肉的味道”。这和传统的豆制品菜完全不同,因为有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味道会更好。

问:正如您所说,中国的文化和饮食习惯都与西方国家有些不同,那在市场策略上,是否也会针对当地特点进行调整?

Nick Hazell:中国市场的另一大重点就是了解消费者。我们花费了五个月时间研究当地消费者心理,找出市场差异,并确保v2food的产品能够充分本地化,成为一个街头巷尾接受的品牌。

我们认真制作了中文的品牌标识,v2的标志(logo)当然还是一样,但会用当地文字的标识来贴近中国消费者。

我们不会高举着英语广告牌,大喊让所有人都吃汉堡。我们希望做一个真正接地气的品牌,让大家吃到自己所爱的食物,并且让地球可以免遭影响。当然,也会对身体健康有益。在中国市场,对身体好比对环境好可能更切实可感,所以我们也必须保证兑现在营养方面的承诺。

问:考虑到当前中澳之间的贸易关系,这是否会造成您的担忧,是否会影响到您在中国的业务?

Nick Hazell:经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

我们需要跳出来,从基本面上去考量现在所做的事业,和整个世界所面对的挑战。

中国政府也认同要为如此巨大的人口提供动物肉食品,长远来看困难很大,他们在做出长期战略决策时也相当慎重。

我们相信,现在与中国合作是一个绝佳的机遇。与中国公司合作,在中国进行生产,并服务于中国社会,这是很好的商业模式。我认为这种合作与政治毫无关系,而是专注于确保每个人都在做正确的事情。

目前为止,还没有带来太大的问题,我们在中国的发展势在必行。作为世界最大的肉类消耗国,中国实在太重要了!而这个市场还在飞速增长,这一步是必然要走的。虽然会有一些风险和坎坷,但目前一切都好,这是一个增长迅速的萌芽期项目。

创业需要人和、地利、天时

问:您现在的工作一定非常忙碌,您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Nick Hazell:我觉得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难以做好这个平衡。

我(受访前)晚上刚好和我太太聊到了一个相关问题。现在我是“搁浅”在欧洲无法出行。这就使得平衡更难达成——为了能和澳大利亚的团队一起工作,我总是得早上5点起床。所以,我太太问我,什么时候能够找时间运动一下,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我想,一种办法是请身边的人来提醒你,我已经付诸实践了。我们都觉得这种平衡非常重要,不先照顾好自己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Nick Hazell(左)与妻子Ingrid在比利时徒步

因为澳大利亚仍处于封锁状态,我和公司同事基本每天都在Zoom碰面,也会聊彼此如何保养身体,互相鼓励要好好休息。在Zoom上,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可能下班了还开着Zoom,或者还登录着其他社交软件,永远不会下线。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规则、建立制度”,强制给自己关机。

我刚刚结束了一周的休假,真正休息下来,才让我意识到自己究竟有多疲惫。所以,大家真的都需要适时的假期,好好地照顾自己。

毫无疑问,能够给人归属感的公司必须要明确地告诉员工:你的第一要务就是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自己之后,再去钻研业务服务公司。

平衡确实是个问题,而且我觉得目前这个问题显得空前严重。即使工作再忙,也一定要分配好时间。

问:您有没有什么建议提供给年轻的创业者或者青年企业家,特别是那些在后疫情时代,想要开启一番事业的年轻人?

Nick Hazell:我也曾教授过“企业家精神”这门课,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创办企业已经比较晚,职业生涯的大半时间都是在大型企业中度过,学习食品知识、商业技能等等。可以说,我是一个非典型创业者。通常现在的年轻人会在20多岁就开始创业。

可能有一条建议比较有价值:就是要建构出能产生独特竞争力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v2food
2020 年,Nick Hazell(左)与Vow食品公司联合创始人George Peppoe在关于“多样化蛋白”的会议上

如果你空有一个想法,却没有实施的手段,缺乏资源和知识去执行,那么你的成功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气。换句话说,储备些真才实学永远没有坏处。

另外,所谓“把握时机”是“事后诸葛亮”,人人都能说。但在抉择之时,谁又知道哪个方案最终能成功呢?所以,可以头脑风暴,然后平行推进多个选项,直到你看到其中某个方向很有希望,对世界能产生有益的改变,是人们真正所需要的。

如果你只有一个想法,坚持要做下去,很可能最终发现你的想法是错的。可如果你有一百个想法,那么你就会有比较大的可能性,筛选出能够与你其他资源“共振”的想法。

当然,时机也得恰到好处,这可能要靠一点运气。

可以说,创业或者说做产业,就必须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具备足以使用的资源和知识,以及能够付诸行动的多元想法。要提高成功的几率,其实条件真的非常苛刻。

免责声明:本文中的分析,观点或其他资讯均为市场评述,不构成交易建议,仅供参考,投资时请谨慎决策,风险自担。

(文中未注明来源的图片均为Shutterstock,Inc.授权澳财网使用,单独转载图片或致法律风险。)

第一时间获得最新市场动向

相关文章

首席说|换届后的澳联储,戴着枷锁,如何挥刀自救?

概述: 博满月月盈收益类基金 BMYG Enhanced Income Fund 更多投资灵活选择 点击查询>>> 导读 众怒中,澳联储戴着枷锁前行风雨中,澳联储在求变中成长当前危机下,澳联储如何自救?新任到任后,是否继续加息? 正文: 在澳大利亚经济陷入高通胀、高利率的紧要关口,7月14日,澳大利亚财政部突然宣布,储备银行行长换人,这对于澳大利亚举国乃至外界而言实属重磅。此番人事变化,将对澳大利亚经济带来什么?祸兮福兮,尚未可知。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继任行长的米歇尔·布洛克(Michele...

了解更多

keywords:澳洲股票 澳洲基金 澳洲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