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概述:过去几年,博满澳财在深入研究AI赛道的同时,更是积累了许多AI业内的稀有行业资源。为了让在澳投资者在做判断时有据可依,博满澳财带着投资人的疑问邀请到了两位澳大利亚AI届顶级专家,于2023年3月8日在悉尼与投资人们面对面交流,请他们从专业AI从业者角度分享了行业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及趋势,剖析AI行业背后真正的商业机会。
全球私募股权策略母基金 | 澳洲收益类基金 | 全球独角兽科技基金 | 澳洲投资 | 澳洲基金 | 澳洲信托
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的火爆全球,又将AI行业带进一个新的春天。2022年4季度新兴投资市场中,AI相关的市场规模正在迅速膨胀(详见下图)。

ChatGPT引发的巨大效应,不仅仅是被社交媒体的漫天相关资讯刷屏,而是令投资人们有了更严峻的思考——
当前AI的商业化逐渐成熟,有些公司想趁此风口起飞,这也导致市场上的产品“鱼龙混杂”。有些公司甚至只利用一个单纯的技术平台就将自己的产品带上“AI”的标签。那么,投资人该如何在AI概念已经被泛化的当下,辨别“真”AI?筛选真正有价值的投资公司?
同时,由于经济体量低于中美、起步较晚,澳大利亚AI上市公司投资机会显得十分有限,那么,澳洲市场上是否存在“真金白银”的AI公司?
过去几年,博满澳财在深入研究AI赛道的同时,更是积累了许多AI业内的稀有行业资源。为了让在澳投资者在做判断时有据可依,博满澳财带着投资人的疑问邀请到了两位澳大利亚AI届顶级专家,于2023年3月8日在悉尼与投资人们面对面交流,请他们从专业AI从业者角度分享了行业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及趋势,剖析AI行业背后真正的商业机会。

此次分享交流会的初衷源于博满澳财对AI赛道投资的持续关注与研究。
根据博满澳财深耕AI行业多年的经验发现,虽然在人口和经济体量方面略逊于中美,澳洲的科技实力依旧不容小觑,并在特定领域的科研依旧顶尖。
博满澳财一直关注并参与投资的人工智能决策公司RDC,便是澳洲AI佼佼者之一。RDC联合创始人关睿女士也在现场为投资人详细讲解了,为何对于金融行业的AI应用来说,澳洲的银行要比美国的银行前沿很多。
而在最后圆桌讨论环节,有现场投资人提问“哪个国家是未来AI的主宰者?”专家们针对美中澳三国AI行业各自的发展趋势及机会,给出了不同的见解,并展开深入讨论。
以下是本次分享会的精华内容汇总,带你开启跨越未来投资之旅。
“研究AI,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姚丽娜
第一位为投资人们进行分享的是澳洲科学院CSIRO的高级首席科学家(Senior Principal Scientist & Science Leader )姚丽娜(Lina Yao)教授。

Lina Yao教授
澳洲科学院高级首席科学家
Senior Principal Scientist & Science Leader
新南威尔士大学名誉教授
在AI的商业领域里,有三类不同的划分。像现在大火的ChatGPT是一个纯AI 的通用平台;除此之外,“AI+”企业是以AI为核心,在某些特定赛道寻找商业机会的企业;“+AI”企业则是手握大量行业数据,能够对接AI、快速利用数据产生商业价值的公司。
姚博士以及团队目前所钻研的,以及澳洲很多科研团队,都是以小数据为前提下的算法和应用,属于“AI+”的领域,而不是ChatGPT这类“纯AI”大型模型和算法——
姚教授及其团队专注于AI领域的深度强化学习、图神经网络和自主监督学习等技术,并已将其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研究。团队的研究领域分为四类:动作识别、推荐系统应用、脑机接口和物联网。通过这些研究,团队已在各个领域做出杰出的成绩。例如,在采矿业中,团队通过行为识别和行人轨迹预测,在光线较暗或特殊地形的采矿区规划出采矿的最佳路径,并可以协助救援。
此外,姚博士和团队还曾与澳洲政府、美国海军、新南威尔士水资源监管等机构进行深度AI领域的开发合作。

姚教授表示,作为AI领域科研人员的一份子,他们都向着终极目标而努力:建立人工通用智能,让机器像人类一样有自主思索的学习能力。
实际上,目前最好的智能系统是一个生物系统——人,而令机器像人类行为一样,还面临着三大挑战:
- 感知:如何让机器像人类感知这个世界?
- 智力:如何让AI像人类去思索以及学会推理?
- 活动:如何让机器像人类学会做长久的规划?
那么让AI像“人”,就是AI最终的宿命吗?在姚博士更多的阐述里,科学家们的终极目标更多的是让AI服务于人,而不是生而为人。

丨AI与人、人性的碰撞
早在2001年,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用《人工智能》跨越两千年的时间维度,唤醒了当代人对于AI富有人类感情的期待。人们希望AI带领的工业革命4.0时期让社会生产力有世纪性的突破,目前AI已在智能养老、信息化教育、医学领域、传染病管控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声音对AI的态度是消极的。同样还是斯皮尔伯格这位鬼才导演,在2004年执导的《机械公敌》讲述了机器人反叛人类社会的故事,让观众不禁思考AI是否值得信赖。

仅自主学习几年的谷歌AlphaGo大比分战胜了学习围棋历史有千百年的人类、生产过程自动化导致人工岗位大幅度缩减、AI自主武器的精准打击让人不寒而栗——AI具有颠覆性的潜能看似在争夺人类的生存空间。
“核聚变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做原子弹,任何事都有一体两面”, 姚教授说道。
诚然,树枝可以用来钻木取货也可以打磨成各种武器,任何工具和AI同理,是和人性是捆绑在一起的产物,任何技术底层都是人性作为底色。
姚教授提出,大部分AI的研发过程都包含了人在回环(Human-in-the-Loop),具体来说就是设计某种机制让机器(算法)和人互动协作来更好的处理某件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人为的监督流程在AI发展历程中也至关重要——不仅要对AI本身进行监管,也对设计、开发、集成或使用AI的企业和组织进行伦理和道德方面的监管。
“AI,很炫,但也要实用”——关睿
“AI很炫,但人是少不了的”,AI领域的大拿们都对人类在AI发展的重要性上不置可否。除了姚教授,前甲骨文、西太平洋银行高管,现AI企业Rich Data Corporation(后简称“RDC”)联合创始人关睿女士也如是评价道。

ADA Guan 关睿
RICH DATA CORPORATION联合创始人
前甲骨文高级董事、西太平洋银行高管
Ada表示,相比于ChatGPT这类”纯AI”大型语言模型,RDC作为一个“AI+”公司,更侧重于在金融领域的“实战环节”为客户带来便利。RDC的愿景是通过人工智能决策,赋能银行提供企业信贷,实现普惠金融。
从Woolworths到西太银行(Westpac),再到全球科技巨头甲骨文,Ada分别体会过作为甲方(客户)和乙方(服务提供商)的双重角色,也逐渐发现现代商业环节中的一大痛点: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信贷困境。

澳洲的企业信贷缺口是940亿,美国3万亿,全球5万亿,如此庞大的数据直观地显示出了中小企业金融信贷的庞大需求。而银行年审时间过长、审批流程“简单粗暴”一刀切、信贷决策风险高成了中小企业申请金融信贷过程中的症结所在。
于是RDC应运而生:结合海量数据,开发人工智能AI决策平台,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更快、更准确、更合规地给需求迫切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在任何AI的决策中,输入的数据都显得如此重要,那么在小数据或者数据不够的情况下难以衡量信贷风险,RDC应该怎样面对这个挑战?
“机器学习+专家经验=可能的信贷流程”,这是RDC的解决方法,公司将金融机构、企业软件、人工智能行业资深经验的专家们参与起来,通过专业学习、人际互动来促进信贷的发放。最终实现的结构不但没有增加银行信贷的风险,更是让信贷申请成功率增加9%。

由于RDC完美切入信贷领域痛点成为信贷金融独特的领军人物,RDC的版图已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展开:
- 澳大利亚四大行之一的西太银行(以下简称Westpac)已与RDC进行合作,计划利用其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企业客户的现金流。就在上周四(2023年3月9日),RDC和Westpac继续签署了2年9个月的新合同,在原有业务的加了新业务范围,充分肯定RDC的AI能力。
- 四大行另一家的澳洲国民银行(简称NAB)也于2020年和RDC达成合作,加速新的信贷模式在市场上的推广。
- 美国市场的企业贷款领域龙头老大nCino,也与RDC宣布合作,将RDC的人工智能平台整合到其自身平台,潜在将RDC的功能募款应用到所有nCino现有客户。

未来AI的主宰者
中国?美国?澳洲?
在分享会的最后,博满澳财首席官魏睿昊主持了一场圆桌讨论,两位AI界尖端从业者对在场投资人们关于AI行业方面的疑惑分享了读到见解。
“美国、中国、澳大利亚这三个国家相比,他们AI行业各自的发展趋势是如何?两位嘉宾对此有什么样的观察?”在临近会议的尾声,其中一位投资人问道。
两位嘉宾在此问题上提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我个人的感觉是,中国和美国是未来AI的竞技场,而其他国家都是陪衬。”姚教授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似乎对澳洲没有太大的信心,“只有大的国家人口、资金足够多,国力足够强盛,才可以在国家层面的支持下对AI科研上有大量的投入,并将AI进行大规模普世性的应用。”
“澳洲每年AI科研的净产出很高,并且有很多在澳的华人专家科研方面做的很好,但澳洲会受到市场较小的困扰,没有那么多AI方面的需求。“姚教授评价道,相比于中国这种拥有十几亿人口需求的“大盘子”,澳洲AI行业发展空间相比有限。
但从事AI+金融多年的ADA女士并未对姚教授的观点完全赞同,她对澳洲AI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前景表示认可,尤其是金融行业方面。
“对于金融行业的AI应用来说,澳洲的银行要比美国的银行要前沿很多,”ADA提起了曾经在甲骨文公司时接触全球金融业务的经历,“我发现澳洲的金融企业实际上是非常领先的,银行业很多创新都是澳洲引导,之后才传播到其他国家,尤其和美国相比。”

丨博满澳财与AI行业
博满澳财一直深度关注AI赛道,致力于为投资人挖掘AI领域投资与发展机会,寻找AI行业的独角兽。
博满澳财首席投资官魏睿昊结合十余年的投资经验,从专业投资人的角度剖析了在选择投资真正科技公司时的考量——
第一,澳大利亚的科研水平依旧高水准,虽然在量上比不过某些特殊的行业和领域,但在澳大利亚的历史上,IT行业从来没有落后,依旧有很多“金矿”可以挖掘。
第二,在投资的同时,相比于放在全球市场中缺少竞争力的普通AI平台,博满澳财更倾向于选择商业模式为2B向的成功企业;例如垄断了全球90%的物流软件、公司总部在澳洲的Westich,以及全球线上工作招聘相关的最大公司之一SEEK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市场小、负担轻、反而成为了澳洲IT行业更容易创新的“制胜法宝”。
“我们已经在发掘澳洲前沿的技术公司,并看到AI应用在澳洲商业化成功的第一步。”在会议的最后,魏睿昊为AI分享会总结,“进可攻退可守,澳洲在2B垂直领域上的AI公司,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方向。”
错过了活动?
没关系!
我们为您准备了本次活动的回放录像
扫码注册即可观看
作者:Sarah Fan
编辑:Serena 张斯
阅读更多澳洲财经时事
免责声明:
*上述目标回报不对未来回报做任何承诺或预测,基金可能随时根据市场变动酌情调整目标回报率。
*基金最短锁定期为一周(7天,针对Class A),赎回流程须符合基金投资备忘录,赎回款在投资到期后2-3天支付,最快隔天支付并到账,具体到账时间由收款账户银行处理时限而定。赎回申请有可能在期限内未能获兑现。然而,在基金运营历史上,未出现未能按时兑现赎回请求的情况。本产品仅接受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司法》所指),不接受零售投资者。
博满澳财(BMYG Financial Group Pty Ltd, ACN 624 683 325)子公司博满资本(BMYG Capital Pty Ltd, ACN 609 379 044) 是澳大利亚金融执照持有人(AFSL:505332),本基金投资经理博满资管(BMYG Asset Management Pty Ltd,ACN 133 561 887)是博满资本的授权代表(AFS No. 1275633)。对于本文件中包含的任何信息、观点和结论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BMYG不作任何陈述或保证。任何前瞻性陈述并非对未来业绩的保证或陈述,切勿过分依赖。任何税务相关,请咨询第三方税务机构。本基金的投资不类似于银行存款类产品,请详细阅读基金投资备忘录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估,投资者有失去本金投资的风险。本文件中所含信息仅为一般信息,不构成财务、税务或法律咨询意见或预测,未考虑个人目的、财务状况或个人需求。在按照本文所含信息采取行动或进行任何申购或持有金融产品决策前,您应基于个人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个人需求考虑本文所含信息的适用性。更多基金产品详情请参阅基金投资备忘录,最终解释权归博满澳财所有。